曲奇考试网将带你了解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题(一)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题(一)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试题。

春日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茅茨:茅草屋顶。

烟暝:烟雨迷蒙。

1、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的(4分)

正确答案:

浮云带雨,田水如镜,客衣沾湿。

解析:

此题重点问的是多雨的“春日”的典型景物,它的题眼是“多雨”,就要找到与之有关的句子,我们找到的句子是:“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和“茅茨烟暝客衣湿”,然后概括写出来即为答案。

2、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5分)

正确答案:

拟人写出了篱边桃花将开未开的情态

解析:

诗的第三联写篱笆外探头伸出了将开未开的桃花,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花写的具有了人的动感。只要答出这点即可。

点评:

这是一首宋诗,主要写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但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鸡鸣的美景,比较2009年的考题,难度略有降低,考生大多能读懂诗意,答题的准确率也应比09年高。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试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

时宰:指当时的宰相章惇,他对苏轼一贬再贬,必欲致之死地。

彭泽:指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后一百多天即弃官归隐。

出处:出仕和隐居

1.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表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隐士以诗自娱自乐的高雅情趣。

(2)这两句诗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苏轼不畏强权,我行我素的精神品质。

2.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答案】

千载人和百世士都是赞美两位诗人的话,称他们是流芳千年百世的人。

【点评】

(1)诗歌是一首表现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隐士以诗自娱自乐的高雅情趣。

(2)苏轼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上虽然不同,但他们超脱世俗,率性认真的性情是相同的。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试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4分)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个字。(5分)

答案:

1、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2、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清平乐

独居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写“鼠”是“饥”的,说明了什么“破纸窗间自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词人什么思想(4分)

答:

答案:

1.词的上片描绘夜宿的王氏茅屋中凄凉破败的景象。“鼠”是“饥”的,说明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衬托出作者百无聊赖的寂寞心情。

2.抒发词人感慨而不悲观,失意时仍不忘抗金报国、恢复中原大业的感情,表现出词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3)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试题。(10分)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这首词的题是“记梦”,词人在梦中梦到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结合这首悼亡词的内容,概述作者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情达意的

答:

答案:

1.词人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妻子正像当年一样,凭窗梳妆,夫妻相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惟有相顾垂泪。这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2.①层层递进。第一句“两茫茫”是纲。以下层层推进,虽茫茫而难忘。进而千里相隔,无法对话。进而相逢也不相识。三层推进,把别恨提到无法再高的境地。

②虚实结合。上阙写实,下阙从虚处设想,写梦中相逢,惊喜忧痛之情,万语千言无法表达,只有相顾泪流不止。接着写梦醒痛定思痛,令人柔肠寸断。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怎么答?

选择题,考的是知识积累。做题时回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排除你能直接判断出错误的选项,在不确定的选项中对比选择出正确答案。

答题策略:

1、看清题干要求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选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

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

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

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现代文阅读题

这类题是最容易拿分的,给出的阅读题都比较简单。阅读文章时要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尤其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这决定了我们答题的语言方向。

答题策略:

1、很多问题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所以一定要仔细看题,找到问题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答案一般就在前后处。

2、答题尽量答全一些,例如问题问某某事的原因,答案是有三个原因,同学们不要答了一个原因就接着答下一题了,我们要认真阅读文章,答案尽量写得全面,多写了不扣分,少写就少得分。

3、概括大意题,也是要尽量把答案要点写全。概括段意的,可从该段中找出中心句来答题。概括全文大意的,既要把每段的中心内容整理写上去,还要写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一般为: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表达/抒发/赞美/揭露/反映……。

文言文阅读题

不要放弃文言文。文言文不像现代文,单凭看某句话很难答题,一般是看完全文,才能答的出题。因为有语言障碍,看它两遍,大致了解写的是什么事、什么人、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个人物是主要的,想想作者写这件事、这个人要说明什么,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尤其解答翻译题,也许单看这个句子同学们翻译不出来,但是从全文的大意和联系上下文,一般我们可翻译出这个句子的大概意思,这样也可以得一半分。

答题策略:

1、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题,就相当于读了译文,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2.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3、关注课本中的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

诗歌阅读题

诗歌阅读题最重要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也常常会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出题。

答题策略:

1、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写这首诗表现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扬、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

2、记住的关键一点就是: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笺、泪”中。

3、诗歌鉴赏的表述,要紧贴诗句展开,可贴标签,不可夸大或缩小,实实在在的表述为好。根据诗内容去分析,不可硬套。当然,表述应有技巧。就是分析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在此处的含义,这样表述就清楚了。

作文

1、作文占60分,一定要写完。即使写到后面感觉难以写下去,写流水帐也要把作文空格基本填满。

2、先列提纲再动笔写。有些同学喜欢拿着笔就写。这样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走题,或者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下同学们是没有时间重新作文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列好提纲再动笔写。提纲是你每段要写的主要内容,不是打全文的草稿,可以只是几个字,自己知道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3、作文主题最好写些积极向上的,尽可能避免边缘意识、禁忌话题、偏激观点和刺激性语句的出现。作文并不是不能露锋芒,但一定要适度。考试不是试验场,我们要稳中得分。

4、作文结构分为:题目、开头、段落、结尾。记住千万不要忘记写作文题目。这里如果不怎么懂写作文的同学,给大家推荐一个最好用的结构,就是用“总分总”的结构。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引用名人名言引出主旨。

中间:用几段针对主旨写出你的观点,这里建议每个观点写一段,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如果这几段的中心句能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就更妙了。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旨,如果能在主旨的基础上再表达更好一层的深意、社会意义分数会更高。

“总分总”的结构,既容易运用到写作中,又使得你的文章看起来条理脉络清晰,同时做到首尾呼应。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帮忙找下07、08年成人高考的数学(理)和语文的试题和答案

2008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黑暗 暗哑 韵脚 黯然失色

B 调动 雕刻 稠密 民生凋敝

C 稍微 讥诮 末梢 形销骨立

D 阻止 狙击 租赁 神情沮丧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畏葸 参禅 鸠占鹊巢 摩肩接踵

B 寒喧 坎坷 严惩不贷 一愁莫展

C 伸张 宏伟 鞭辟入里 轻歌曼舞

D 题纲 参与 功亏一溃 牵强附会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相关条例提示:银行向异地信用卡用户支付大额现金,需要得到发卡地所在银行_。

②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尽快恢复生产,工厂决定_部分刚刚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

③对生活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烈士遗属,当地政府应该履行_的义务,以告慰烈士的英灵。

A 受权 启用 扶养

B 授权 起用 扶养

C 受权 起用 抚养

D 授权 启用 抚养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深知,保守的清政府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变法图强,整个江山就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

B 六月中旬以来,深沪股市一路下跌,那情形真是势如破竹,叫人不得不为中国股市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C 谁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工厂破产、家庭破裂的重重打击之后,他还能够东山再起,再次在商场大显身手。

D 在文章中使用繁笔,有它的好处:描摹事务状态,可以穷形尽相;刻画人物心理,能够细致入微。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有效地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从而做到“居者有其屋”,是评价政府作为的重要方面。

B 刚刚上市的这种玉米,是经过改良而制成的、吃起来有水果味的,被称为“水果玉米”。

C 鸟巢、水立方等一座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进行几年的艰苦奋战,矗立在首都人民的面前。

D 如何避免生猪收购价格不再上涨,稳定猪肉市场供应,是需要相关部门着力考虑的问题。6. 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三大公害之一,理应加以限制。但是,__。有实验表明,在当前的生产水平下,如果不使用化学农药,有些蔬菜会减收80%。实际上,不同化学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很不相同,我们要禁止使用那些高毒、剧毒和在人体内可能长期残留的农药。

A 有一些病虫害还是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所以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也就还不能限制使用农药。

B 限制不等于不用,这是因为目前人类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以来化学农药进行控制。

C 事实上还不能加以限制,因为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

D 人类目前还离不开化学农药,甚至有一些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进行控制,因此适当的限制是必要的。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在南极,虽然连热气腾腾的火山也被控制在冰封雪压之下,但是也有超然于冰雪之外的地方。若从飞机上看下去,在罗斯岛以西有一片黑色的没有冰雪的土地,在茫茫白色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干谷。实际上,干谷地区是由三个谷地组成的,自南往北一次是泰勒谷、右谷和维克多利亚谷。

平谷地区有几个非常特殊的湖。其中最著名的是右谷中的汪尼达湖和泰勒谷中的巴内湖,都好似咸水湖。有趣的是,这些湖水的咸度是分层的,表层咸度最小,上面为3-4米厚的冰所覆盖。越往深处,咸度越大。例如:汪尼达湖附近年平均温度为零下20℃左右,但在69米深的湖底,水温却高达25℃,其咸度比海水高10倍。还有一个小湖,其湖水的咸度是如此之高,以至在零下50℃时也不会结冰。水温的热能主要还是来自太阳。在夏天,太阳光线透过冰层,连续不断地照射下去,由于湖水咸度很高,很容易就把这些热能吸收并储存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湖水中,居然生长着海藻和某些类型的真菌。

科学家们对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也特别感兴趣。这里的原始土壤,在许多性质上,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土壤极为相似。因此,从事火星探测的科学家们,专门到南极地区的岩石标本所作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多年以前,现在的南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

据研究,大约在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同样也被冰雪所覆盖。实际上,这些山谷就是冰川刻划出来的。那么,后来是由于什么原因,冰川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而且,按理说,沿海地区的降雪量是很大的,其他地区的积雪都年复一年地积存下来,唯独干谷地区却能把降雪融化的干干净净,不留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科学家们急于想知道的。但是,人类走到哪里,就会把污染带到哪里。由于进入干谷的人越来越多,给干谷地区所带来的污染也就愈来愈严重。因此很有可能,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干谷的奥秘之前,哪里独特的科学价值可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7. 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南极,即使冒着热气的火山也覆盖着冰雪

B 在南极,有一片没有冰雪的土地被称为干谷

C 干谷在罗斯岛以西,从高空看土地是黑色的

D 干谷呈东西走向,是由三个谷地连接组成的8. 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咸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咸度越高

B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温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温度越高

C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不结冰,它们的热量来自阳光的照射

D 干谷地区的咸水湖的咸度虽然很高,但是也有生命存在9.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 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 考察关顾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 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10. 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 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 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 本文作者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

幸福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它使我们由衷地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义,人生是多么美好。因此,幸福的体验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多么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人整个一生的,因为它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时,他的心中就会响起这样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而又说自己“幸福”,那就是滥用了大字眼。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幸福只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苦难与幸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有灵魂的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事件,却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那它一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完全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时灵魂的呻吟和抗议,两者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以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因为苦难与幸福并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当然,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确实生命意义的受挫。但是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领悟悲剧需要有深刻的心灵,人生的艰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声遭遇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11. 从第一段的文意看,“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就是_(4分)12. 根据第一段、第二段的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为什么说“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

(2)快感和幸福有什么不同?13. 根据第三段的文意,解释“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一句中包含的下列词语的意义。(6分)

“它”是指_。 “肯定”__。 “否定”是指__。14. 根据第四段的文字表述,完成下表。(每个方框只填两个字)(6分)

(正体验) (负体验)

15. 用一句话概括第五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20个字)(3分)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

【注】①玃(ju):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

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16.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17.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6分)18. 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时宰:指当时的宰相章惇,他对苏轼一贬再贬,必欲致之死地。

彭泽:指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后一百多天即弃官归隐。 出处:出仕和隐居。19.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0. “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5分)五、作文(70分)

21. 一位慈善家好不容易帮助某个青年治好了腿疾,没想到这个青年后来成了抢劫犯。这位慈善家深有感慨地说:“我只想让他尽快走起来,却没有教他应该往哪里走。”此事为话题,200字的议论短文。(20分)

22. 沟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为方式。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沟通。沟通可以加强了解,化解矛盾,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沟通”为话题,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50分)